“借力打力”也能成就品牌
企业寻求更大的成功,并非只有创建自有品牌一条路。借力出拳,利用“品牌资源”,也是成功之道。而如何将“品牌战术”运用得出神入化,充分吸收品牌资源的力量,则需要大智慧。用得好,完全可以超越“既有品牌”本身的影响力。 古镇灯博会、沙溪服博会上,经济专家学者云集,大家都在探讨打造“可持续发展品牌”之道。两个展会,两个不同的区域,关于品牌的话题亦有所不同。古镇镇,土生土长的品牌企业更多;沙溪镇,“借力打力”的代工品牌企业更多。有人不禁要问:哪种环境“长大”的品牌更有生命力?代工形态是否无法培育大品牌?笔者认为,一手培育、一手创建的是品牌,而整合“品牌资源”的代工形态,也能够成就品牌。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拥有一个叫得响、生命力强的商业品牌,是所有企业家的梦想。为了品牌,企业家们倾其所有,最后的结局,可能是得到它,也可能永远无法触及它,甚至可能得而复失或失而复得。无论是哪一种结果,其实都与品牌的经营密不可分。经营得当,品牌自然成为企业壮大的助力,让企业永续发展;经营不善,品牌反而会成为包袱,让企业一蹶不振,品牌之路则成为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最终导致企业被品牌压垮。
到底怎样看待品牌创建与企业发展、产业壮大的关系?如何把握品牌经营的力道?笔者认为,首先要意识到:品牌只是一个工具。既然是工具,就应该知道如何让这个工具为己所用、尽其所用,充分发挥品牌效能。
品牌战略是一个大话题,企业下决心打品牌战,不仅仅要在战略上选择如何经营自有品牌,而且也要认真研究品牌战术———更重要的是研究如何运用品牌。不同的企业,对品牌战术的要求不同,不同的品牌,运用策略也不一样。
比如,以本土品牌为主的产业集群,与以代工起步日渐形成品牌的产业集群,在未来的品牌创建和运用上,是绝对不一样的;又如,以出口为主的高档产品的品牌战略,也不能与打内需市场的品牌策划一样。如何运用品牌,与企业本身资源、产业集群现状以及消费对象都有密切关系。自创一体,是招术,借力打力,也是招术。
商业时代,品牌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企业可以自创资源,当然就可以利用资源。企业寻求更大的成功,并非只有创建自有品牌一条路。借力出拳,利用“品牌资源”,也是成功之道。而如何将“品牌战术”运用得出神入化,充分吸收品牌资源的力量,则需要大智慧。用得好,完全可以超越“既有品牌”本身的影响力。
在“品牌资源”利用方面,台湾代工巨头鸿海集团就是一个例子。同时代工,鸿海的成功之道不失为沙溪服装企业的一个榜样。鸿海不经营品牌,却能和全球知名品牌一起赛跑,它靠的就是整合品牌资源,踩着品牌的“肩膀”站上全球电子行业强手之列。鸿海的研发技术、专利技术,让它可以牢牢抓住国际品牌,不仅卖技术赚钱,也赢得海量的代工订单;鸿海的CMM(机动组件整合)快速制造模式,让全球数百亿美元的电子专业制造服务(EMS)市场,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借助其他品牌的力量,鸿海成为国际电子巨子,试问,谁敢小瞧鸿海是代工?
对品牌经营的认识,企业家们要站得更高一些,看更远一些。其实,不只限于消费市场品牌,代工企业自己的“企业品牌”也可以建立知名度、美誉度和行业影响力,这也是一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