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起名个人改名名字点评
起名知识五行原理姓名人生
公司起名产品起名
品牌命名综合起名
收费标准付款方式服务流程
加盟合作联系我们专家简介
风水知识周公解梦生辰八字星座运程在线字典
中华称谓易经数理孕育知识说名道姓免费算命
起名知识当前位置:起名知识 > 品牌起名 > 浏览文章

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http://www.qihaoming.com.cn 发表时间:2010年03月30日 来源:中华隆取名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先进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并承担着为农村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的重要任务,而在发展滞后的民族地区着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对于提高农村文化发展水平,用先进文化去占领农村阵地,让健康向上的现代文明进村入户,应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富川瑶族自治县是少数民族重要的聚居地之一,优秀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璀璨夺目。有瑶、壮、回、苗、侗、彝、京、土家等民族。各族人民有自己独具一格的民族传统文化,如瑶族有芦笙长鼓舞、踏歌堂、抛绣球、元宵花灯、花炮、武术、舞龙、舞狮、耍木头狮、耍春牛和装故事等,各民族在服饰、饮食、建筑、教育、风俗、婚姻、节庆、工艺、歌舞、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都各具风格和特点。在中华大文化之林独树一帜,为华夏文明的历史长卷增添了绚丽多彩、凝重深厚的篇章。我县开化甚早,素有尊师重教、兴教倡学的优良传统,历代各类私塾、书院、社学、义学遍布瑶乡,自唐代到明清时期文人应考中举长盛不衰,宋代就有秀水考中状元毛自知,考中进士和举人者不胜枚举,浓厚的儒家兴学氛围,为我们今天开展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多民族长期相聚相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我县曾有“歌海”、“舞乡”的美誉,共有民歌30多种,舞蹈12种,“芦笙长鼓舞”中的长鼓是世界上最长的长鼓,曾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过,“蝴蝶歌”多声部曲子,旋律优美奇特,全国独有,曾一度被中央电视台选为每天早晨报时音乐。尤其我们的民居和古建筑也独具特色且保存完好,古明城、瑞光塔、风雨桥、马殷庙(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中国古代建筑精品,堪称“国宝”。我们要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科学文化知识,使其成为加强农村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从而加快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步伐。

  二、以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作

    我们要着力发展农村传统文化,加强对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挖掘。整理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承接,是当今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和根本特征。当前开展“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是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集中体现。而“八荣八耻”是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它既反映了时代精神,具有时代特点,又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民族特点。它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以德治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适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对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我们要充分利用民族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在开展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大力开展经常性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和“三下乡”活动,促使广大群众的思想观念大有转变,农村的精神风貌大有改观,加大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力度。

    三、以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提升新农村建设档次

    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生存和温饱问题,而是发展问题,要发展就不能离开文化。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滞后,导致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村文化设施长期相对滞后的状况,严重地制约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设施的陈旧、落后、匮乏以及没有文化室、图书室,这些都是我县农村普遍的通病,并且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的突出结症。因此,只有改变落后的文化设施,才能赶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才能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档次。

  四、以浓厚的文化底蕴提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食粮

    首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民俗文化品牌。民俗文化具有历史的悠久性,受众的广泛性,传承的自发性和发展的进步性。由于民俗是广大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用,共同认可的一种生活方式,因而对人们的行为方式有着天然的约束力。因此充分挖掘,大力弘扬地方民俗文化,对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促进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瑶族盘王节、瑶族刺绣”等许多民族文化习俗,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弥足珍贵、值得发扬光大的精神财富。其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五、以优秀传统文化完善时代新风尚

    新风尚是新农村的精神内核。新风尚是指符合现代文明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没有新风尚的农村社会不是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尚需要用先进的思想观念取代落后的思想观念。要通过各种形式如:电视节目、墙报、标语、宣传手册、文艺演出等在农村大力宣传科学破除迷信,宣传法制扫除法盲,宣传民主扫除专制和霸道。需要用先进的生活方式取代落后的生活方式。这要求在农村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让广播、电影、电视宣传现代城市的先进生活方式,同时让广播、电影、电视节目和各种健康的文艺演出活动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让健康的体育锻炼和比赛取代各种赌博活动。需要用新的风俗取代落后的风俗习惯。这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工程,在婚嫁、殡葬、餐饮、建房、过节等各个方面推行先进的和科学的方式,帮助农民逐渐改变生活中的愚昧和迷信等陋习。

  六、以优秀传统文化去充实丰富农民的生活质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与其精神面貌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科学技术,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农民只有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才能生存和发展。尤其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让农民感到幸福和快乐,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要通过发挥文化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帮助农民增强致富信心,激活广大农民穷则思变、发愤图强的勇气和胆略;帮助农民解决物质生活上的温饱问题;帮助农民解决文化生活上的“温饱”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真正振作起来,充实起来,幸福和快乐起来。
(作者林婕,系中共富川瑶族自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中华隆取名网】 整理 www.qihaoming.com.cn

热门专题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招商合作申请链接网站地图联系方式在线留言
Copyright © 2003-2010 Qihaomi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隆取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