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起名个人改名名字点评
起名知识五行原理姓名人生
公司起名产品起名
品牌命名综合起名
收费标准付款方式服务流程
加盟合作联系我们专家简介
风水知识周公解梦生辰八字星座运程在线字典
中华称谓易经数理孕育知识说名道姓免费算命
起名知识当前位置:起名知识 > 品牌起名 > 浏览文章

政企合力 品牌企业引领品牌浙江

http://www.qihaoming.com.cn 发表时间:2010年03月30日 来源:中华隆取名网

  品牌就是生命力  品牌就是竞争力 品牌就是影响力 品牌就是生产力

  对于浙江来说,品牌建设的高度尤其受人关注。有人曾经这样比喻:浙江经济迈入品牌建设新时代,中国经济开始跨入品牌新纪元。

  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经历着从无牌、贴牌到有牌,从有牌到国内、国际知名品牌,从创自主品牌、做强势品牌,到打造国际著名品牌、走品牌国际化之路……敢为天下先的浙江企业一直走在品牌创建、创新的最前列。

  企业发力 铸造品牌浙江

  品牌,一种高潜质的战略资源,一种提升行业竞争力的高级要求,一个区域综合实力的象征。

  上世纪80年代,在浙江的企业中,出现了一些让人耳熟能详的品牌,西湖牌电视机、金鱼牌洗衣机、乘风牌电扇……消费者开始慢慢为这些自主品牌骄傲。同时,很多企业走上了借牌之路后,利润极低,逐渐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

  1986年飞跃集团创办企业之初,借用上海一家街道工厂的“沪佳牌”,每台缝纫机要交15元的贴牌费,而自己只赚几元钱。在这种形势下,飞跃集团于1987年创立注册了“飞跃”品牌,开始走上了创牌的道路。

  1992年,浙江在全国较早地启动名牌战略,首次认定省著名商标,玉立、雅戈尔(600177行情,股吧)、张小泉、德力西、雕牌等商标从那时起开始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并先后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同时,作为拥有两个“浙江省品牌强镇”的温州,1994年召开万人大会,开始了历经十余年的质量振兴计划,2000年底温州全部摘掉了区域性或行业性产品质量问题的“帽子”。品牌先行,使得浙江企业的品牌建设在上世纪90年代逐步得到扩张。

  进入21世纪,国际品牌纷纷涌入国内市场,品牌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提升品牌影响力和附加值已成为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就在这风起云涌的时代,众多浙江企业站在了品牌建设的浪尖,突破了借牌、贴牌瓶颈,逐渐走入创造自主品牌、打造国际著名品牌之路,将品牌建设的触角延伸到了国际大舞台。

  重塑形象 推动品牌浙江

  一个知名的品牌,往往让人联想到品牌背后所拥有的上乘品质和良好信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代表了一个企业、地区和国家的良好形象,更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如今,人们一提起微软、沃尔玛、可口可乐就会想到超级大国美国,谈起宝马、奔驰、奥迪等品牌就会想到制造精密和严谨的德国……同样,人们现在一提起娃哈哈、雅戈尔、康奈,也会自然而然想到浙江制造。浙江企业迫切希望用响亮的品牌告诉世人,浙江品牌企业正引领着浙江经济的提升。

  然而,虽然在品牌建设上,浙江企业在不断成长壮大,但浙江品牌的总体实力不仅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甚大,而且与一些沿海发达省市相比也有距离。在许多消费者眼中,浙江产品还是一个廉价低质的概念,甚至是一个粗制滥造的形象。

  在品牌发展过程中,企业对品牌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很多企业对品牌的认识只停留在品牌的外包装上,认为只要包装好“外壳”就可以万事大吉;而有的企业则只关注得到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的荣誉结果,却忽视了品牌的应用和推广,仅仅停留在表面“贴金”;有的则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商标注册不全或忽视国外商标注册,削弱了品牌的世界竞争力。

  此外,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浙江企业贴牌加工、无牌加工现象比较普遍。一些中小企业一味搞贴牌就会受制于人。前些年,义乌等地生产的拉链每米只卖0.7元,而日本生产的YKK拉链每米要卖到15美元,相差100多倍。长时间的受制,使得品牌竞争力不强,更是缺乏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目前,浙江虽然有一批国家级品牌,但真正叫得响、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数量很少,可以说还没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

  近几年,浙江区域块状经济比较发达,涌现出纺织、汽配、五金等块状经济带,但是区域品牌建设步伐却相对滞后。一些企业不敢标明产地,或在上海、香港等地注册个企业,打上海、香港产地的牌子。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产业集群的提升和产品附加值的提高,而且对浙江地域的信誉和招商引资环境更是带来不利影响。

  种种迹象表明,浙江企业重塑形象,迫在眉睫。

  政企合力 提升品牌浙江

  要改变这种状况,不仅仅依靠的是企业主们自身不断加强的品牌意识和创牌观念,作为政府层面,浙江省委、省政府一直坚定不移地走品牌发展之路,在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面前,加快推进“品牌大省”向“品牌强省”的转变。

  2004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要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较强的知名品牌和优势企业”的战略部署,适时提出了打造“品牌大省”的战略任务,这标志着浙江的品牌建设进入了一个全面提升的阶段。同年10月,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浙江省实施品牌战略也作出重要批示,充分体现省委、省政府对品牌建设的高度重视。

  时隔两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开全国之先河,下发了《关于推进品牌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并提出了品牌大省建设的十九条举措,全省各地再一次掀起了品牌建设的新热潮。

  多年来,通过政府的施力和企业主们的共同努力,浙江品牌经济的效益也日趋显现。越来越多的品牌企业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中坚和主导力量,一些非品牌企业在产值和利润上与品牌企业相差甚远,实际的效益提高触动着更多的企业开始创牌,开拓国际市场意识和能力也随着创牌的热情不断加强。

  走向国际 打响品牌浙江

  从世界范围看,品牌是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谁拥有国际知名品牌,谁就具有占领国际市场的优势。从现有的实际情况看,浙江争创世界级品牌其实是非常有基础的,目前,浙江许多企业在为世界著名品牌做OEM,这就说明企业的加工技术、生产质量和管理水平已经达到做世界级品牌的要求。

  因此,真正要打响“品牌浙江”就一定要使浙江品牌产品走出去,而且要善于学习借鉴国际知名品牌的运作模式,以合资合作、兼并收购等方式借梯登高,加快品牌的国际化进程。目前,万向集团、华立集团、永发集团、阿里巴巴等企业在发达国家收购境外品牌企业、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搭建更高的参与国际竞争平台,在国际上充分展现了浙江品牌的高度。

  据悉,浙江又有很多企业到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收购一些具有知名品牌的国外企业,利用国外品牌和营销渠道打开国际市场,这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借鉴的品牌扩张模式。

  走向国际,才能真正打响品牌浙江,让全世界认可“浙江制造”,激发更多的“浙江创造”。浙江要加快培养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优势企业,充分利用品牌的推广和运用,化解国际贸易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改变为他人做嫁衣裳还要授人以柄的状况,赢得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不仅是促进浙江经济发展的好路子,也是浙江企业实现新飞跃的必由之路。

  品牌记忆

  1995年4月26日,浙江省第一件中国驰名商标“玉立”诞生。

  1997年,我国第一部由地方人大立法认定的《浙江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条例》颁布实施。

  2004年10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对《浙江省工商局关于品牌大省建设政策措施的报告》充分肯定并作出重要批示。

  2005年11月,以“品牌引领民营经济新飞跃”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民营企业峰会在浙江召开,浙江民企品牌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一。

  2006年,浙江省工商局出台了《浙江省“十一五”商标发展规划》,并制定实施推进品牌建设的八大举措。

  2006年10月,省工商局、省商标协会与国际商标协会签约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搭建浙江品牌国示化的平台。

  2007年,《浙江省企业商号管理和保护规定》在全国率先进行商号保护地方立法。

 

中华隆取名网】 整理 www.qihaoming.com.cn

热门专题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招商合作申请链接网站地图联系方式在线留言
Copyright © 2003-2010 Qihaomi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隆取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