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中国家电危局进行时
曾经是中国家电业“王牌”军——彩电,在市场占有率下降、利润率锐减、核心技术缺失、价格战雪上加霜的现实市场语境下,正逐渐失去其炫目的魅力与光环。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无中生有。在可圈可点的国产彩电品牌中,海尔、海信、创维、TCL、康佳、厦华、长虹等都面临着来自行业整体性的核心技术缺失、利润率下滑和海外市场反倾销加剧的巨大威胁。
与此同时,日系品牌索尼、夏普、松下、东芝、山水,韩系品牌三星、LG,携其上游面板等核心技术在华彩电市场掀起了一轮紧似一轮的生产规模与市场布局的进攻浪潮。
真可谓内忧外患!但在国内电视面板生产线缺失、整个行业对外依赖度明显提高、行业必须依靠进口才能适应产品与市场转型需求、丧失话语权委屈生存的现状下,平板化彩电潮流的快速崛起加速了中国彩电业的空心化和边缘化危机——增效不增收、高端产品低端利润,各项成本上升,价格战频繁,这不能不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和警觉,也必然加重了我们对整个行业危机的忧思与审慎。
一个真命题:空心化与边缘化危机
中国彩电业正走向空心化?
中国彩电业正被边缘化?
这不是一个伪命题!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公布的《中国彩电行业发展蓝皮书—2007年上半年盘点》为这一命题的存在提供了一个“背景”式的佐证:
报告显示,中国彩电市场竞争格局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市场呈现液晶电视机独家高速增长,其它产品类型或停滞或衰减的局面,而各产品类型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一“显著的变化”就隐藏在几组枯燥的数据之中:
——2007年1-6月,彩电产量继续保持了小幅增长的态势,行业总产量为3835万台,产销率达99.8%,企业以销定产能力明显提升。与上年同期相比,CRT彩电的产量比重从77.1%下降了9.6个百分点,为67.5%;液晶电视的产量比重从19.3%提高了11.5个百分点,为30.8%。1-6月年国产彩电出口同比明显下降,全行业共完成彩电出口1830万台,同比减少了7.9%,出口占总产量的44.7%。CRT彩电出口同比减少21.9%,这成为整个行业出口萎缩的主要原因。
——今年1-6月,CRT彩电市场同比平稳下降7%,但仍占有整体彩电市场79%的比重,超薄CRT彩电的增长依然强劲,增长了近2倍,并已超过2006年全年的销量,占到CRT彩电约17%的比重。液晶电视市场依然高速增长,今年1-6月同比增长率高达140%,占总体彩电市场的18.7%。但液晶电视的销量在第二季度的同比增长率回落到105%,且比第一季度下降15%。
——但有个明显的现象是,大屏幕液晶电视市场比重趋稳,50英寸等离子达到了16%,第二季度甚至高达21.6%,而42英寸WXGA(符合中国高清标准)规格产品的比重迅速提高到26%,普通的42英寸VGA产品(标清)比重则首度下降到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