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并非势不两立
在中国人自己举办的车展上,中国的车是绝不能输掉的,如果上升到革命高度,这涉及到爱不爱国的问题(哈哈)。事实上,每到国内的某个车展,叫得最响亮的就是本土汽车制造商。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赢了,奥运会上没有类似的比赛项目,喊叫只能算是自我的一种激励或者情感的发泄。
响亮的尖叫代表着许多含义,比如兴奋,比如底气足,比如惊恐,比如绝望,比如虚张声势,比如先声夺人,总之内中隐含着某些目的,甚至我们从中可以初步判断它们的真实处境。本土品牌叫了,不管有多欢,仍然跑不出上面的几层含义,你尽管可以自己分析分析看,笔者可不想再多嘴了。
目前从北京车展的相关消息看,自主品牌似乎已经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不仅新车数量大增,占据着相当的优势,而且各种高科技也即将亮相,厂家的活跃程度也是空前的,似乎是不约而同。至此,经过八九年的快速成长,自主品牌终于熬到了头,大有把合资或者国外品牌踩在脚下的感觉。
我觉得这种想法还是过于乐观。首先是合资品牌的动作太慢,它们的兵将也不会太弱,北京车展决不会是用来当博古架的,无论是整体阵容还是新车的震撼力都异常强大。自主品牌不乏让人期待的新车型,从外形和质量上看值得肯定,但能否蚂蚁绊倒大象仍然值得掂量。其次是自主品牌不再清纯,积极寻求与海外汽车品牌以及技术公司的合资合作,自主在搞合资,合资在搞自主,使自主与合资之间的界限愈发模糊起来。
当然从一定程度上说这是一件好事,如果人们消弭了自主和合资的鸿沟。勾掉了成见,对于本土汽车制造商或者说是民族汽车产业是个极大的利好。到那时,自主和合资之争就是无谓的吵闹了,汽车世界也太平了许多。
然而,自主和合资不会平起平坐,近来好像是和谐友好,相安无事,其实这只是一个假象。说的白话一点,自主还是不如合资。这不是丧气话,不信可以看北京车展正式开展后的情况,看车展后车市的行情变化。
为什么一定要分个自主、合资,分个你我,分个高下呢?笔者也为自己的好事烦恼。在这方面,恐怕感受最深的应该是汽车制造商自己。奇瑞和吉利当年是多么强硬的排外派,如今不也是对外国媳妇趋之若鹜?因为这会给自己带来好处。站在全球化经济的角度来看,它们是不在意自己是否是民族不民族的,它们不过很好地利用了我们的感情。
北京现代说,我们没有自主车型。在合资企业纷纷搞自主产品的潮流下,我不认为这是多么丢人的话,至少它们很诚恳,很现实。那么北京车展就不是什么擂台,而是舞台,是给消费者们看的,不管是自主还是合资都面对着相同的观众,它们就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所以就不必要给它们分什么胜负了吧,大家都挺不容易的,争个什么名分太累了,不如老老实实造车卖车实际,不如轻轻松松逛逛车展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