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级汽车品牌的未来将在中国
洋品牌中国寻求“未来”
尽管2008北京国际车展已圆满画上句号,但本届车展庞大、豪华的阵容以及绿色、科技、环保等主题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值得回味。
本届北京车展,有两大特点吸引了记者,一是洋品牌转入研发中国车型阶段,纷纷推出针对中国或在中国研发的新车型;二是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技术逐渐成为车展主角。可持续发展——寻求“未来”已成为这些国际汽车巨头们的共同诉求:在已经初战告捷的中国市场如何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在能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发展替代能源。
洋品牌中国战略成果初现
就在自主品牌轿车企业集体苦练内功的时候,国内几家主要的合资企业也在调整发展战略,积极研发紧贴本土需求的中国车型。这标志着把国外车型直接拿来生产的时代已经结束,一个积极研发中国车型的时代开始了。
德国大众通过北京车展,第一次向公众展示其两个合资伙伴开发的两款车型:上海大众朗逸、一汽大众新宝来。据悉,这两款车将分别在今年夏季和秋季上市。据介绍,大众对这两款车极为重视,因为中国现在是大众品牌的全球第一大市场,这两款车又是销量最大的A级车的换代车型。为此,大众董事长文地恩去年两次来中国试车,足见其重视程度。同时,在本届北京车展,广州本田也兑现了去年7月做出的在合资企业创立自主品牌的承诺,推出理念概念车。另外,东风日产也首次展示了新天籁,据说这是一款专门为中国消费者打造的中高级轿车。
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瓦格纳认为,通用的目标是找到平衡点,也就是全球战略和本土化战略的平衡。对于一辆车来说,不可能一个车型通行全球,在全球每个市场都销售得很好。这意味着,不仅要利用每个国家的资源或者人才来研发符合本土市场的产品,从某种程度上说,本土化研发非常重要,所以通用的战略是把本土化和全球化整合起来、把不同市场的资源优势更好地利用起来,向不同市场投放有针对性的车型。他认为,中国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通用利用全球资源、全球供应链,在中国开展本土研发,为中国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同时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所以在中国,通用找到了全球战略和本土化战略的平衡点。
汽车厂家高擎绿色大旗
多年来全球原油价格的持续高涨,以及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使得全球汽车厂商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节能环保上。丰田、本田已经量产的混合动力车为世人所熟知。通用、福特等美国老牌车企也在燃料电池车、纯电动汽车研发上不遗余力。大众、宝马的氢动力、替代燃料车的开发也成为欧洲汽车企业的新代表。以“梦想 和谐 新境界”为主题的北京车展,显然已经延续世界五大车展的风格,节能环保的绿色汽车成为展会的主旋律,也成为引领行业向前发展的旗帜。
日本丰田公司更是提出了“三个可持续发展”宣言,集中体现了丰田作为汽车厂家希望与全球汽车产业和社会共同发展的愿望。第一个关键词是指放眼汽车社会未来的研发,即“可持续发展的汽车产品”,如油电混合动力、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和轻量化、小型化技术;第二个关键词是指生产现场的环保对策,即“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工厂”;第三个关键词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公益活动”。在中国,“三个可持续发展”也是表达丰田实现中国事业发展目标的最贴切的关键词,并符合现在中国构建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方向。
当然,自主品牌也不能在这方面示弱,起码应该摆出这方面的姿态。油电混合动力技术、甲醇动力技术、纯电动力技术更多地出现在自主品牌展车的阵容当中。吉利汽车携以油电混合、甲醇等新能源为燃料的新车组团亮相,长城汽车除了要打造精品小车外,也有纯电动车及混合动力车亮相。比亚迪展示了F6等油电混合动力车,将电池制造方面的经验和优势迅速转化到汽车生产上。奇瑞的6大阵营29款车中,一大阵营就是“银海绿洲”系列,全部由柴油车、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和灵活燃料车组成,集中展示奇瑞汽车在节能环保新能源领域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