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康品牌的造酒传说2
如趁我还有一口气,到桑树林去,在那棵大桑树上刻字留记,占了那块风水宝地,家里人来也能寻到我的遗骨。
主意拿定,杜康撑着虚弱的身子往老桑林走去。刚到桑林边,忽觉一阵芳香飘来,顿觉目清气顺,身上也有了劲儿。
这是啥味儿恁让人开心,他一边想着,两眼滴溜溜四处瞅,瞅来瞅去瞅到他扔秫米团的那棵桑树上。天哪,原来这香味是从那桑树上飘来的。他三步并成两步来到桑树下,细细一瞅,只见从他扔秫米团的桑树洞里有一种浓浓的香汁沿着树的裂缝往下沿。杜康爬在桑树身上,用舌头去舐那香汁,“哎呀,好香甜啊!”他爬在树身上贪婪地吸吮起来,一会儿,他感到浑身轻松,一点病也没有了。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神仙搭救俺?杜康站在老桑树下皱眉思索,只不过一眨眼工夫,再看那桑树洞下,流出的香汁隐隐约约显出两行字迹:
宦海无望兮莫强求,
造福民间兮乐千家。
杜康看着这两行字想:呵,是神仙告诉俺,我不能做高官,还能为人们做点好事,可是,怎样才能造福民间呢?
秫米加上曲,兑上水就能生成这香汁,为人治病儿,喝着有味儿,能造福民间的可能就是这东西,这真是上苍赐给俺杜康的洪福啊!他急忙跪在地上感谢神灵,突然,天空一黑,数不清的小鸟从四面八方飞过来落满桑树枝头,
“啾--啾--啾--啾--”小鸟欢快地叫着。
“酋--酋--酋--酋--”杜康在细细品味着。
“对,这旨水是上苍赐予的,是上苍告诉俺就把这东西叫酋。”杜康站起来。这时他又想,不行啊,酋是百首之领,这东西怎能和百首之领同名呢,不犯忌吗?他灵机一动,“哎,这东西是一种酋水生成的,干脆就在酋字的前面再加三点水(氵+酋)不就成了。”到了后来,杜康做酒于酉日死,人们说做酒人没有头儿了,为了纪念杜康,就去掉了“(氵+酋)字头上的两点,变成了现在的“酒”字。从此,酒就有了正儿八经的名字。
杜康越想越高兴,砍根竹筒尽接了桑树洞中的酒蹦蹦跳跳回家去。
全村的人见杜康摇摇晃晃抱病而去,都为杜康悲伤,不过半天工夫,他竟又高高兴兴地回来了,人们又感到惊奇,纷纷跑来问杜康是怎么回事。杜康告诉大家说,是酒救了俺的命,并拿出美酒让大家尝。
那酒众人一尝,老年人耳灵聪明青年人满面红光,姑娘们光彩照人。杜康揣摸,酒有这么多好处,我何不想法多造出一些让大家喝?于是,杜康就常在桑树洞里放秫米团酿酒喝。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到了胡大耳朵里,他也想尝尝酒是啥滋味,就找着杜康说:
“杜康,听说你会做酒,很好喝,为啥不送来让我尝尝。”
“好,好,好,我这就去给你拿。”杜康说着走进屋去抱了一竹筒酒递给胡大。胡大接过竹筒一闻,噫,好香啊,他忙把酒筒送到嘴边,“咕嘟,咕嘟”美滋滋地喝起来,一口气竟把一竹筒酒喝得净光,还逼着杜康再去取酒让他喝。
杜康说:“做酒可不恁容易,俺仨月操心挂意才酿出 点酒,你一口气就喝光了,你要想常常有酒喝,就把那片桑林给俺让俺做酒。”
胡大想,那山林尽是树木野草,没有一寸土地,本来就不是我的,是我想让他们叔侄给我干活才诳他们。只要能让我喝酒,就把桑林给他们,因此道:
“好,我把山林给你,从此你要天天供我喝饱酒。”
杜康有了这片桑林,就把林中的大桑树都挖出洞来做酒,从此杜康就以酿酒为业了。后来,这里渐渐形成一个村落,叫成了“杜康村”。
因为杜康在老桑树下发明了酒,后来人们就把那棵老桑树叫酒树,至今,在杜康村还有一棵暴皮粗根、老态龙钟的大桑树呢!
空桑秫饭发明酒,这故事可信吗,晋人江统在《酒诰》中也记载过这件事。
康水三奇
老辈人常说,杜康河上有三奇:河雾平不及岸,鸭蛋黄鲜血样红,虾米俩俩相抱蜷腰横行。据说,杜康河上这三奇,是王母娘娘贬金童玉女到杜康河上才有的。
传说这杜康河里的鸭和虾是天上王母娘娘身边守瑶池的金童玉女,时间长了,两人互相爱慕,有了爱情。一天,王母娘娘举行寿宴,叫金童玉女去寿星阁打扫庭堂安放御酒。张罗完后,两人见天时还早,诸神尚未来赴宴,就倒满了一壶玉帝赐给王母娘娘的寿宴御酒,取几颗寿桃偷偷来到杜康河上。
这一对情窦初开的妙龄男女,平时虽然互相爱慕,但天规森严,戒律如锁,再加上王母娘娘整天横眉冷眼,平日只能以目传情,不敢越雷池半步。今天有机会单独相会,就像干柴烈火上又浇了油,“轰”一下就着了。他俩拥拥抱抱,道不尽男恩女爱,绵绵痴情。
他们正在恩恩爱爱,突然天空阴云密布,电闪雷鸣。护法神出现在金童玉女面前厉声说:“好个金童玉女,胆大妄为,苟且私会。”说着,掏出缚仙绳把金童玉女捆上灵霄宝殿。
玉帝大发雷霆,高举朱笔要将金童玉女除名仙册,贬到人间。王母娘娘奏道:“陛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四姐为崔生大闹东京,牛郎为织女鹊桥相会,七姐恋董永死守茅舍,白蛇为许仙化身塔峰,都大辱圣面。今天将这一对叛逆贬下人间,他们定会苟合成双,岂不是让他们因祸得福了?”玉帝问王母娘娘:“你意如何?”王母娘娘冷笑一声说:“以妾之见,将他们贬为弱肉强食的冤家。看他们如何去亲,如何去爱。”玉帝连连称是,遂判道:“金童为虾,玉女为鸭,世世代代,饿鸭食虾。”
金童玉女初闻玉帝要将他们贬往人间,不但没有怨恨,心中还暗暗高兴,盼望早一时离开这天宫地狱。后见王母娘娘巧施奸计才觉着大事不妙,急忙跪在王母娘娘面前苦苦哀求。可王母娘娘心狠手毒,怎么肯依了他们,将袖一甩道:“欲通上天路,康河雾接云。”说完便甩袖而去了。
金童玉女被护法神推下云头,落到杜康河上。金童变成了虾,玉女变成了鸭,同在一水游弋。鸭子饿昏了头,饿扁了嘴,必得双眼流泪水,也不吞食情郎充饥。虾米只能伏首哭泣,也无力相助。他们盼啊!盼啊!盼望杜康河有朝一日雾气升腾,高接彩云好沿雾升天。谁知王母娘娘已示意杜康河神,雾依水面游,不许接九天。因此,本康河的雾一直是平不及岸。
天宫酿制的香黍酒叫人闻了醉,沾口晕,不少嘴馋的仙人都因贪酒醉死了。狠心的王母娘娘竟把这酒倒到杜康河的酒泉里,想把金童玉女也醉死。谁料想,这仙酒倒进酒泉后,河里到处都有了酒香。金童一闻到这香气,就钻到酒泉里喝起来,直喝得懵懵懂懂(糊涂样)浑身通红,走路东倒西歪,忘了往事,和别的小虾结了婚。
鸭子不忍伤害金童,常常以水充饥,天长日久,肚子越喝越大,脖子越伸越长。后来,它见薄情郎另找新欢,才一气之下,张口吞食起虾米来。
因为玉女吃的是金童的骨血,生下的蛋就成了血红色。金童这时很后悔,可也没有办法向玉女说明白,只好天天和后妻躲在石缝里、水草下。久而久之,他们躲弯了腰,躲驼了背,双双相抱再也分离不开了。现在杜康村的虾还是俩俩相抱蜷腰横行。那玉女终生未婚,经常哭泣,把一双眼睛也哭成了泪眼,直到现在,杜康河上的鸭子还是眼泪汪汪,人称“沔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