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县工商利用商标助推传统农副产品走俏市场
在广西省资源县工商局的不懈努力下,农副产品注册商标已成为资源县农村农业产业化、合作化改革进程中的一个亮点。农副产品注册商标增强了该县农产品适应市场竟争的能力,并成为地方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推进剂”。据了解,目前资源县农副产品共注册商标15件。
资源虽是个山区县农业小县,但名优农产品如小竹笋、蕨菜、薇菜、弥猴桃、西红柿、红堤等早已遐迩闻名、尽管特色农产品质量好、品质优,却没有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究其原因,是质扑的山里人缺乏商品意识,影响其市场前景。
近几年来,该县一方面加大特色农业的开发力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农民的市场竟争意识、商标品牌意识,打好“品牌农业”牌。县工商局制定了一系列服务措施,局领导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任务,深入开展宣传,帮助企业和农民提高拥有品牌、重视品牌、利用品牌创造价值的意识,为方便生产、经营者进行商标注册,县工商局采取上门发放申请表格,上门帮助设计商标图样,上门指导商标查询,上门代办商标注册手续,全程辅导申办商标注册,除上缴国家的注册外,免缴其他一切费用,从而加快了申请商标注册速度。
在工商部门的引导下,为使农产品“脱胎换骨”,越来越多的生产者、经营者争相为农副新产品注册商标。如车田老山界竹制品有限公司,原是一家小规摸的竹凉席加工企业,几年来,借助老山界是红军长征开始之后翻越的第一座高山,当年红军经过这里,用竹子做成火把照路,而竹了产业一直是老山界人主要的经济来源,于是大打“老山界”品牌,去年被评为“中国著名品牌”,企业产值从10多万元发展到500多万元,竹制品销北京、上海、广州等1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到东盟地区。
车田乡的西红柿,中峰乡的红提,资源镇的脐橙,梅溪乡的茶叶,自申请注册“车田”、“五排河”、“宝鼎”、“八角寨”、“丹霞”牌商标后,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并成为广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县,无公害农产品产量居全省首位,销售价格比原来提升了20%,农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据统计,如今资源县日加工的蕨菜、小竹笋、薇菜等森林蔬菜2500公斤,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上海、浙江、广州等产地,农民人均收入有了较大增大,许多农民感慨地说“从前是各干各的,现在贴上了注册商标,就好像成了正规集团军,打市场有力多了”。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