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漫谈
前几篇报告中,也曾提到上海姓名的一些特点,今天这篇文章就全面的分析一下上海地区的姓名特点。
身份网利用公安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对上海市公民进行姓名统计研究工作。这项统计数据表明:本市户籍人口中叫“陈洁”的最多,共有3937人。排在前10位的姓名依次是:陈洁、张敏、张伟、张燕、王秀英、张秀英、张磊、王伟、陈燕、王芳、陈燕、张杰,各姓名出现的次数如下表所示:
姓 名人 数
陈洁3,937.
张敏3,751.
张伟3,511.
张燕3,458.
王秀英3,456.
张秀英3,256.
张磊3,234.
王伟3,083.
陈燕2,974.
张杰2,971.
汉字古老象形文字演化而来能体现出一个词汇本身的气质,而每个人都能拥有的对应符号——姓名,自然能折射出文化的意蕴。具有个性特征的一地取名文化能反映出一地特有的文化、特有的美。仔细观察,发现排在前10位的姓名反映了上海市的某些文化特征。
上海是江海之通津,东方之巨港,东南之都会,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上海文化受惠于开埠以后的世界各种文化在这里的交流,受惠于从岭南到燕北、从江浙到川湘的中国各种区域文化的汇合,成为南北东西交汇、融合的结晶,融汇东西方文化,汲取南北潮精华。虽然不能仅仅从几个名字中总结出上海文化的宽广,却也能传递出一些感觉:纵观姓名排序的前50名,单字名为主体,简明又干净,具有女性色彩的燕、洁、敏、芳、萍、英等传递给人们一种明朗雅致的感觉,它们同陈、张、王等姓搭配起来,不仅从字形上来看非常的和谐,而且透漏出一种清新和优雅,具有男性色彩的伟、磊、军、斌等又表达出大而厚重的感觉。以后,您漫步外滩,欣赏欧洲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交相辉映的奢华,在南京路上流连于琳琅满目的国际品牌,在徐家汇感受哥特式教堂的肃穆,您听到人们互相称呼名字的时候一定有不一样的感受。
上海文化受江南文化的影响颇深,江苏、浙江地理上和上海临近,动荡年代迁往上海的人口也很多,与上海交流频繁,于是,上海文化中带有典型的江南文化特色,即便是取名上也是和苏、杭有许多共同特点。下表是上海和杭州、南京、北京、广州四个城市的排名前十的姓名: 上海杭州南京北京广州
陈洁王芳王秀英张伟陈志强
张敏陈燕张秀英王伟黄志强
张伟王伟陈秀英刘洋李志强
张燕王燕王芳王磊陈伟强
王秀英陈伟王伟李伟陈俊杰
张秀英陈洁李秀英王敏陈妹
张磊陈杰张伟张磊梁妹
王伟陈敏张敏王静黄俊杰
陈燕李萍王军李静陈志明
张杰陈超王萍王秀英陈丽华
上海的常用姓名和杭州、南京十分接近,洁、敏、燕、芳、萍等字在这三个城市的使用频繁,显示出清丽和婉约,而北京则以伟、磊、静为主,刚强程度大于江南城市。而广州的常用姓名更表现出粤文化的特质:远离政治中心,受港台文化影响很大,特别是春天的故事在那里画了一个圈之后,商业气氛带来的入世精神,志强、俊杰等词汇少了江南城市的清丽,多了几分自我自强的精神,而妹字的使用则带有当地方言的色彩。南北东西的文化差异也能在姓名上体现出来。
而本市户籍人口中最大的姓氏为“张”姓,共有896758人,排名前10位的姓氏依次为:张、王、陈、李、朱、徐、周、沈、吴、陆,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
姓人 数比 例(%)
张896,758.6.69
王810,538.6.05
陈748,562.5.58
李452,818.3.38
朱451,263.3.37
徐447,785.3.34
周391,612.2.92
沈387,862.2.89
吴337,999.2.52
陆333,911.2.49
从排名前10位的姓氏中各姓氏出现的频率来看,本市户籍人口姓氏的集中度相对来说比较低。即使是排名第一的王姓,也只占户籍人口的6.69%,比排名第十的方姓仅仅高了四点几个百分点,相对于其他城市排名第一的姓氏所占比例动辄达10%以上的百分比来说,上海人的各姓氏还是比较均匀的。
上海古时为海边渔村,宋设镇,元建县,1927年设市。由于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又扼长江出口,十七世纪它已成为一个繁盛的港口,黄浦江上帆樯林立,中外船舶,来往如梭。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多年中,上海成为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重要据点。中外南北的人口在这里汇聚,各种姓氏流入交汇。建国后,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最大的商业、金融中心和西太平洋地区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人口迁移流动更加频繁。因此,各个姓氏占人口比例相对均衡,并没有形成有些城市姓氏聚集的现象。这和杭州、南京的表现都十分相似。历史上公元1201年宋高宗赵构的偏安,杭州成了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当时,五方人士汇集,南北姓氏混杂。后来随着汴梁人士的大量涌入京城临安,各种姓氏不断的交汇。作为当时东南的第一大州,杭州吸纳了许多南来北往的人士。也许正是这些特有的现象,导致了杭州人的姓氏相对均匀的特性。况且历史上苏杭的繁华远盖过上海,上海的姓氏分布受苏杭的影响是合乎情理的,但江南城市的姓氏分布和其他城市表现很不一样,详见下表:
上海杭州南京北京广州
张王王王陈
王陈张张黄
陈张陈李李
李徐李刘梁
朱沈刘赵刘
徐李杨杨张
周周周陈何
沈吴徐孙吴
吴朱朱马王
陆方吴高林
除去全国性的大姓——王、张、李、陈——在几乎所有城市都排入前十,上海、杭州、南京都有较多徐、周、沈、吴、朱姓的人口,而在北京则赵、杨、孙、马、高姓人口较多,广州更是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排名,黄、梁、何、林姓人口所占比例也较大。上海的陆氏区别于其他城市排入前十,陆氏的发源地有多处,史称正宗陆氏起源于山东,历代路姓是以今山东、河南、江西、湖北、浙江、江苏六个省为主要分布的地方,陆姓多为战国时宣王的儿子陆通之后据史料记载,陆通有子陆发任齐为大夫,他的子孙后来又有迁徙至荆州、丹徒的,说明陆姓早就兴盛于江浙一带。
上海市五大姓:
根据“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存储的公民户籍登记数据,可以很轻松得查询到上海市排在前五名的姓氏分别是张、王、陈、李、朱,这五大姓氏总共占到本市总人口的25.07%,充分显示出多数人口集中在少数姓氏的特征。
姓氏研究的意义:
这项研究工作,首先在于通过姓氏姓名的真实性数据统计,服务于广大市民;其次,中国的姓名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也与中国传统家族思想息息相关,通过统计研究,有待将姓名文化发扬光大。
研究显示:
由于我国目前有4100个姓,随着小姓人口越来越少,全国人口的重名几率增大。同时,目前我国每年新生儿出生达到2200万以上,由于父母为新生儿起名随意性大,导致重名的几率越来越高,重名引发的后果已经波及到了户籍管理、邮电通讯、银行储蓄、医疗保险等各行各业,为此,有专家发出了“中国人重名成灾”的呼吁。谁能想到,姓名作为公民专有的一项民事权利,原本只是一个识别符号,然而重名现象却成了中国的一个社会问题。
市民超过16岁,改名需要理由充足
公民年满16周岁后,公安局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允许其变更姓名的,此举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某些人利用改名的机会违法犯罪。16岁以上的市民,在某些合理特殊情况下,申请后派出所会给予改名。建议市民为了避免因为重名给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种种不便,在为新生婴儿起名时,提前了解姓名的情况,起一个自己满意、重名率又低的好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