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带“身份证” 假酒露原形
http://www.qihaoming.com.cn 发表时间:2010年03月31日 来源:中华隆取名网
为您摄影报道 兰州市场每年白酒消费量在10万吨左右,而兰州市城关区工商部门在清查中发现,大街小巷众多的名酒行,有七成左右在销售假酒。与此同时,昨日记者从兰州市酒类商品管理局了解到,今年一至五月份,兰州市酒类商品管理局就在短短5个月时间里查获各类假冒伪劣酒类商品案件685起,没收假酒46.435吨,案值达282.24万元,端掉制假窝点3个。目前尽管打击力度加大,但制假分子的手段也越来越诡秘,给监管带来一定的难度。
触目惊心
制假现场有各种仿冒名酒
6月21日上午10时许,兰州市酒类商品管理局接到知情群众的举报称,有人在永登县城1公里处的某家属楼里制造假酒。接到举报后,该局执法人员于当日下午2时许赶到了现场,在警方的配合下,当场查获包装好的两种外地名酒和一种地产畅销酒3106瓶,查获制造的散酒10多吨和2万个各种酒的酒瓶,案值6万多元。去年12月30日,该局还在东岗的私人家里查获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假冒名酒158件,包装物4000多套,各种空酒瓶1万个,案值达8万元。
查处困难
造假者居住、制假地点分离
针对制售假酒的行为为何屡禁不止,市酒管局王祖国局长说,近年来,随着酒管部门对制售假酒打击力度的加大,造假者也越来越狡猾。以前造假者都是居住、制假在一处,而现在居住和制假地点分离,加上制假手段越来越高明,制假行动也越来越诡秘,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打假工作带来了难度。
高额利润
制假者形成产、运、销“一条龙”
据市酒管局执法人员介绍,目前兰州市一瓶假茅台和五粮液的成本价仅50到100元左右,而卖价达200到400元之间,加上一个酒瓶的回收价在10到40元之间。由于回收利润高,一些人将喝完的空酒瓶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拿去卖钱,一些酒店也是如此,给一些不法商贩提供了可乘之机。再者由于酒类商品是一种高利润商品,市场消费需求量大,致使一些无业人员把目光盯在了制售假酒上。还有一些经营者见利忘义,专门购进一些所谓“真假难辨”的假酒,并形成产、运、销“一条龙”,他们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也给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遏制假酒
实施《酒类流通随附单》
针对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的回收名酒空瓶和包装引发的制假问题,兰州市酒类专卖局介绍,可以通过协调国有物资回收公司、宾馆饭店及餐饮业经营者,由国有物资回收公司与各宾馆饭店签订统一的回收协议,回收废旧物品进行销毁。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密切联系社区的居委会、外来人口管理部门,取缔无照回收经营,以规范废旧物品回收市场经营秩序。
市酒管局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假酒之所以有市场,主要是消费者缺乏对真假酒的鉴别知识。为了让消费者喝上放心酒,在加大实施《酒类流通随附单》宣传的同时,加强酒类监督管理,有效遏制假酒流入市场,因为《酒类流通随附单》是合格酒类商品的身份证。今后对制售假酒的单位,除了按规定处罚外,还要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让假酒无处藏身。
与此同时,为打击制售假酒的违法活动,兰州市工商局有关人士也表示,将对提供假货的经销商、地区代理商、总代理商等严加追查,严惩不贷;同时督促经营者建立健全进货验收制度;有关部门还将积极完善名酒的检验途径,加强打假力度。
新闻资料
1.《酒类流通随附单》
《酒类流通随附单》是酒类流通管理的主要方式,可有效防止假冒伪劣酒流入市场,切实维护酒类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详细记录酒类商品流通信息随附于酒类流通的全过程,单随货走,单货相符,使每一批酒都有自出厂到销售终端全过程的可追溯性。消费者在名酒行、酒楼、商场等地方购买消费时,都可以向销售方提出查看《酒类流通随附单》,当对方无法提供时,消费者就要多加小心了。
2.怎样识别真假酒
识别假冒伪劣酒的关键,是对酒品的内外包装的识别,首先仔细查看酒品的包装和商标,重点注意瓶型、瓶盖、封口、商标的图案线条、字体、笔锋走向、色泽等。
商标的鉴别:名优酒的商标都是印刷厂定点印制,比较整齐规范,图案线条文字清晰,色泽饱和而且光泽,套色准确、色泽调和、字体正确、纸张质量好、做工精细、材质好、字体凹凸感明显。假冒商标大多是仿制的,有的是用彩色复印机复印、有的在小厂仿制,色泽灰暗、深浅不匀无光泽、色泽不鲜艳、比较粗糙。
瓶盖的鉴别:应根据瓶盖的图案颜色、材质、结构、封口、特征的不同进行鉴别。大部分厂家采用金属扭断式防盗盖、机器旋转封口、封口整齐。而假酒的瓶盖往往材质差,图案会剥落,封口不齐不严,有的瓶盖松动甚至漏酒。
看防伪标记:各种名优酒都有防伪标记。有的在酒标上,有的在封口处,有的在图案上,这要与真品比较分析或用紫光灯照射才能判断。假冒伪劣酒往往没有防伪标记或标记错误。
【中华隆取名网】 整理 www.qihaoming.com.cn触目惊心
制假现场有各种仿冒名酒
6月21日上午10时许,兰州市酒类商品管理局接到知情群众的举报称,有人在永登县城1公里处的某家属楼里制造假酒。接到举报后,该局执法人员于当日下午2时许赶到了现场,在警方的配合下,当场查获包装好的两种外地名酒和一种地产畅销酒3106瓶,查获制造的散酒10多吨和2万个各种酒的酒瓶,案值6万多元。去年12月30日,该局还在东岗的私人家里查获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假冒名酒158件,包装物4000多套,各种空酒瓶1万个,案值达8万元。
查处困难
造假者居住、制假地点分离
针对制售假酒的行为为何屡禁不止,市酒管局王祖国局长说,近年来,随着酒管部门对制售假酒打击力度的加大,造假者也越来越狡猾。以前造假者都是居住、制假在一处,而现在居住和制假地点分离,加上制假手段越来越高明,制假行动也越来越诡秘,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打假工作带来了难度。
高额利润
制假者形成产、运、销“一条龙”
据市酒管局执法人员介绍,目前兰州市一瓶假茅台和五粮液的成本价仅50到100元左右,而卖价达200到400元之间,加上一个酒瓶的回收价在10到40元之间。由于回收利润高,一些人将喝完的空酒瓶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拿去卖钱,一些酒店也是如此,给一些不法商贩提供了可乘之机。再者由于酒类商品是一种高利润商品,市场消费需求量大,致使一些无业人员把目光盯在了制售假酒上。还有一些经营者见利忘义,专门购进一些所谓“真假难辨”的假酒,并形成产、运、销“一条龙”,他们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也给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遏制假酒
实施《酒类流通随附单》
针对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的回收名酒空瓶和包装引发的制假问题,兰州市酒类专卖局介绍,可以通过协调国有物资回收公司、宾馆饭店及餐饮业经营者,由国有物资回收公司与各宾馆饭店签订统一的回收协议,回收废旧物品进行销毁。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密切联系社区的居委会、外来人口管理部门,取缔无照回收经营,以规范废旧物品回收市场经营秩序。
市酒管局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假酒之所以有市场,主要是消费者缺乏对真假酒的鉴别知识。为了让消费者喝上放心酒,在加大实施《酒类流通随附单》宣传的同时,加强酒类监督管理,有效遏制假酒流入市场,因为《酒类流通随附单》是合格酒类商品的身份证。今后对制售假酒的单位,除了按规定处罚外,还要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让假酒无处藏身。
与此同时,为打击制售假酒的违法活动,兰州市工商局有关人士也表示,将对提供假货的经销商、地区代理商、总代理商等严加追查,严惩不贷;同时督促经营者建立健全进货验收制度;有关部门还将积极完善名酒的检验途径,加强打假力度。
新闻资料
1.《酒类流通随附单》
《酒类流通随附单》是酒类流通管理的主要方式,可有效防止假冒伪劣酒流入市场,切实维护酒类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详细记录酒类商品流通信息随附于酒类流通的全过程,单随货走,单货相符,使每一批酒都有自出厂到销售终端全过程的可追溯性。消费者在名酒行、酒楼、商场等地方购买消费时,都可以向销售方提出查看《酒类流通随附单》,当对方无法提供时,消费者就要多加小心了。
2.怎样识别真假酒
识别假冒伪劣酒的关键,是对酒品的内外包装的识别,首先仔细查看酒品的包装和商标,重点注意瓶型、瓶盖、封口、商标的图案线条、字体、笔锋走向、色泽等。
商标的鉴别:名优酒的商标都是印刷厂定点印制,比较整齐规范,图案线条文字清晰,色泽饱和而且光泽,套色准确、色泽调和、字体正确、纸张质量好、做工精细、材质好、字体凹凸感明显。假冒商标大多是仿制的,有的是用彩色复印机复印、有的在小厂仿制,色泽灰暗、深浅不匀无光泽、色泽不鲜艳、比较粗糙。
瓶盖的鉴别:应根据瓶盖的图案颜色、材质、结构、封口、特征的不同进行鉴别。大部分厂家采用金属扭断式防盗盖、机器旋转封口、封口整齐。而假酒的瓶盖往往材质差,图案会剥落,封口不齐不严,有的瓶盖松动甚至漏酒。
看防伪标记:各种名优酒都有防伪标记。有的在酒标上,有的在封口处,有的在图案上,这要与真品比较分析或用紫光灯照射才能判断。假冒伪劣酒往往没有防伪标记或标记错误。
上一页:哈雷教父遭遇商标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