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商标国外遭恶意抢注的法律思考
恶意抢注,指将他人具有知识产权的各种商业标识如商标、企业名称、域名、网络实名、产品名称、包装装潢等,乘他人不注意,抢先申请为其他种类的知识产权,如将他人的商标,申请为企业名称、网络实名;将他人的企业名称申请商标;将他人的包装装潢,申请为自己的外观设计专利等等。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国外商家通过抢注中国企业商标专利,人为制造知识产权贸易壁垒,进而遏制对手进入本国市场的情况屡见不鲜。最近东莞业界又传出了多家民企商标遭抢注的消息。
这些被恶意抢注的商标包括“奇美鸟”、“思朗”、“金富士”等多家出自东莞知名民企的品牌商标,这些商标最近先后在国外遭到经销商恶意抢注。“奇美鸟”在阿联酋被抢注、“思朗”在澳大利亚被抢注、“金富士”在马来西亚被抢注。目前,除了“奇美鸟”商标通过法律手段达成和解协议外,“思朗”、“金富士”的厂家和经销商还在为商标争夺进行艰苦的拉锯战。
经销商恶意抢注经销产品商标,目的各异,以阿联酋经销商抢注“奇美鸟”商标为例,其目的是为了保住“奇美鸟”产品在阿联酋的总代理权。在“奇美鸟”被抢注前,永利电子厂与阿联酋经销商已合作了七八年,由于近年来双方在合作中分歧渐多,阿联酋经销商担心永利电子厂会收回其在阿联酋的总代理权,失去大笔贸易生意,故于2002年在阿联酋抢注了“奇美鸟”商标。如此一来,“奇美鸟”产品未经商标持有人的同意便无法进入阿联酋市场。
智维律师提醒,国外企业抢注国内著名商标是为了在国际市场中削弱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国内的著名品牌在哪个国家被抢注,将意味着失去这个国家的市场。而重新注册商标,重新塑造一个品牌再进入这个国家,将花费极大的代价,从而造成企业国际战略成本的上升,同样将削弱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在商标注册保护中的法律风险是极其巨大的。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