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 起名紧追“时事”和“时髦”
http://www.qihaoming.com.cn 发表时间:2010年03月30日 来源:中华隆取名网
祈祷富贵叫有福 建国初期援朝不绝于耳 21世纪网络带动怪名潮 北京人名字搜索———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授子一艺;授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由此可见名字对人的重要性。
事实上,名字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符号,更是折射历史、区别地域的一面镜子: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淑兰”、“富贵”,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红军”、“建国”,再到现在的“佳怡”、“子豪”——以1978年为界,记者联合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号码查询服务中心,统计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今各个时代北京人叫得最多、最俗的名字,走访相关姓名专家,透视改革开放前后70年北京人名字的规律,从细微处追溯历史的脚步。
建国前
女名恪守三从四德 男性起名祈祷富贵
时代名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于淑珍(1937出生) 乒乓女国手杨素芬(1939年出生)
●专家分析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姓名研究专家、青年政治学院博士王大良分析指出,守妇道、遵从三从四德是那个时候社会对女性的基本要求。
而封建社会中人们希望自己孩子能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的生活,所以男孩子的名字叫富贵、有福之类的就比较多。
更早一点,在科举制度盛行的年代,家长们都喜欢用应魁、登榜、登第、登科等名字,希望孩子能够博取功名。
数据统计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俗名
男性
明、忠、贵、振华、王义、荣、金生、林、富、有福
女性
淑兰、淑珍、秀英、淑琴、秀兰、淑敏、秀珍、桂、素、云
建国初期
建国、建华重名的多 跃进、援朝不绝于耳
时代名人:影视圈名人邓建国(1959年生人)
●专家分析 1949年新中国成立,所以50年代出生的男孩子叫建国、建华的就特别多,就像“十一”这天出生叫国庆的人特别多一样。
记者从警方获悉,上世纪30年代至今,北京常住人口中叫“建国”的有一万多人。
上世纪50年代初,抗美援朝时期出生的人,有不少叫援朝的。
50年代末,中国进入“大跃进”,这个时候提出的口号就是钢产量要超过英国,赶上美国,因此有些人就给孩子起名叫超英,还有就是直接叫“跃进”。
上世纪五十年代俗名
男性
建国、建华、明、强、春生、国庆、跃进、援朝、卫国、建设
女性
秀英、淑英、淑兰、淑敏、秀兰、淑华、秀荣、超英
六十年代
起名紧跟政治风 红、军两字最常见
时代名人:乒乓球运动员马文革(1968年生人)
央视主持人朱军(1964年出生)
●专家分析 这一时期,不少父母都给自己的孩子起名“文革”、“向红”、“向东”以及有保卫领导人之意的“卫东”、“卫彪”等。
红卫兵、红小兵、红色尖兵等带出了“红色时尚”,一时间女孩子的名字叫“红”的特别多;此后又推崇参军光荣,所以“军”也成了当时最常见的名字。
上世纪六十年代俗名
男性
军、强、伟、 文革、向东、卫彪、卫东、建国
女性
红、静、秀英、丽、 莉、向红
改革开放时期
姓名呈现多元化 起单字名特时髦
时代名人:演员宁静(1972年出生)
网易创始人丁磊(1971出生)
●专家分析 对比上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北京人排在前20位的名字不难发现,70年代开始北京人的名字以简洁为美,单字名在当时成为时尚,大量的重名也从70年代开始出现。
据介绍,这一时期人们的眼界逐渐开阔,名字也不再仅仅以政治为中心,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颖、静、磊、涛等性别化特征明显的字开始出现在名字里。
上世纪七十年代俗名
男性 伟、勇、涛、强、磊
女性 颖、静、芳、莉、红梅
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叠字名洋名走俏 名字强调时尚化
时代名人:年轻演员舒畅(1987年出生)
女演员李小萌(1985年出生)
网球运动员彭帅(1986年出生)
●专家分析 王大良指出,进入80年代后,新生儿父母给孩子起名字越来越追求时尚化、多元化,名字中出现了过去一些很少用的字眼。
另外,这个时期,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我”意识开始流行,追求个性成为不少年轻父母的新时尚。所以为了杜绝重名,80年代起,生僻字现象出现。
90年代,叠字,如娜娜、佳佳开始多了起来。杰克、丽丝之类的洋名也十分走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俗名
男性 磊、超、洋、伟、鹏、硕、帅、畅、宇
女性 娜、佳、静、颖、莹、蕊、畅、萌、雪、爽
21世纪
网络带动怪名潮 符号化逐渐兴起
时代怪名:武汉一父母给孩子起名“萨达姆·邓·非典”
“刘小A”
●专家分析 进入21世纪,三个字名字重新流行,三个字名字降低了重名的几率,给孩子起一个独一无二、好听好记的名字成了绝大多数父母的愿望。
网络的兴起给年轻的爸爸妈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一些很怪、不合常规的名字开始大量涌现。比如说有人用符号起名,给孩子起名张@;用英文字母取名,比如叫刘小A。
2000年至今俗名
男性 硕、子豪、宇轩、浩然、帅、响、想、子涵、晨
女性 畅、想、佳怡、子涵、雨清、思佳、淼、子怡、研、馨月
现代人起名特点
起名字随心所欲 中性越来越得宠
因不重视族谱,现代人起名字讲究越来越少,尤其是城市里的人,起名字随心所欲,基本上无所顾忌。记者走访包括圣名居信息服务中心等几家起名公司得知,现代人起名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祈祷健康、长寿、好听好记是所有父母的愿望。起名公司收费一般是200元左右,但如果是提出要求要在名字里镶嵌诗词需要单加钱,不少父母觉得给孩子起名字可能一生就一次,多数还是乐意让孩子的名字不仅能带来好运,也能显示出文化。
其次,琼瑶式的名字不再吃香。受琼瑶风的影响,曾经有不少新生儿父母点名要给孩子、尤其是女孩子起这种女性化特征极为明显、很美的名字。但当代人更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坚强勇敢,所以诸如婉、兰之类柔弱的名字已经不吃香。
王大良表示,现代人起名字性别的概念逐步弱化,很多名字十分中性化,从字面上很难辨认出是男是女。
“不少父母都觉得‘吴仪’是个好名字”,“圣名居”的金城老师告诉记者,自2005年“超女”热开始,中性化的名字越来越得宠,甚至有粉丝妈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起出类似李宇春一样响亮的名字。
【中华隆取名网】 整理 www.qihaoming.com.cn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授子一艺;授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由此可见名字对人的重要性。
事实上,名字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符号,更是折射历史、区别地域的一面镜子: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淑兰”、“富贵”,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红军”、“建国”,再到现在的“佳怡”、“子豪”——以1978年为界,记者联合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号码查询服务中心,统计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今各个时代北京人叫得最多、最俗的名字,走访相关姓名专家,透视改革开放前后70年北京人名字的规律,从细微处追溯历史的脚步。
建国前
女名恪守三从四德 男性起名祈祷富贵
时代名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于淑珍(1937出生) 乒乓女国手杨素芬(1939年出生)
●专家分析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姓名研究专家、青年政治学院博士王大良分析指出,守妇道、遵从三从四德是那个时候社会对女性的基本要求。
而封建社会中人们希望自己孩子能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的生活,所以男孩子的名字叫富贵、有福之类的就比较多。
更早一点,在科举制度盛行的年代,家长们都喜欢用应魁、登榜、登第、登科等名字,希望孩子能够博取功名。
数据统计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俗名
男性
明、忠、贵、振华、王义、荣、金生、林、富、有福
女性
淑兰、淑珍、秀英、淑琴、秀兰、淑敏、秀珍、桂、素、云
建国初期
建国、建华重名的多 跃进、援朝不绝于耳
时代名人:影视圈名人邓建国(1959年生人)
●专家分析 1949年新中国成立,所以50年代出生的男孩子叫建国、建华的就特别多,就像“十一”这天出生叫国庆的人特别多一样。
记者从警方获悉,上世纪30年代至今,北京常住人口中叫“建国”的有一万多人。
上世纪50年代初,抗美援朝时期出生的人,有不少叫援朝的。
50年代末,中国进入“大跃进”,这个时候提出的口号就是钢产量要超过英国,赶上美国,因此有些人就给孩子起名叫超英,还有就是直接叫“跃进”。
上世纪五十年代俗名
男性
建国、建华、明、强、春生、国庆、跃进、援朝、卫国、建设
女性
秀英、淑英、淑兰、淑敏、秀兰、淑华、秀荣、超英
六十年代
起名紧跟政治风 红、军两字最常见
时代名人:乒乓球运动员马文革(1968年生人)
央视主持人朱军(1964年出生)
●专家分析 这一时期,不少父母都给自己的孩子起名“文革”、“向红”、“向东”以及有保卫领导人之意的“卫东”、“卫彪”等。
红卫兵、红小兵、红色尖兵等带出了“红色时尚”,一时间女孩子的名字叫“红”的特别多;此后又推崇参军光荣,所以“军”也成了当时最常见的名字。
上世纪六十年代俗名
男性
军、强、伟、 文革、向东、卫彪、卫东、建国
女性
红、静、秀英、丽、 莉、向红
改革开放时期
姓名呈现多元化 起单字名特时髦
时代名人:演员宁静(1972年出生)
网易创始人丁磊(1971出生)
●专家分析 对比上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北京人排在前20位的名字不难发现,70年代开始北京人的名字以简洁为美,单字名在当时成为时尚,大量的重名也从70年代开始出现。
据介绍,这一时期人们的眼界逐渐开阔,名字也不再仅仅以政治为中心,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颖、静、磊、涛等性别化特征明显的字开始出现在名字里。
上世纪七十年代俗名
男性 伟、勇、涛、强、磊
女性 颖、静、芳、莉、红梅
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叠字名洋名走俏 名字强调时尚化
时代名人:年轻演员舒畅(1987年出生)
女演员李小萌(1985年出生)
网球运动员彭帅(1986年出生)
●专家分析 王大良指出,进入80年代后,新生儿父母给孩子起名字越来越追求时尚化、多元化,名字中出现了过去一些很少用的字眼。
另外,这个时期,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我”意识开始流行,追求个性成为不少年轻父母的新时尚。所以为了杜绝重名,80年代起,生僻字现象出现。
90年代,叠字,如娜娜、佳佳开始多了起来。杰克、丽丝之类的洋名也十分走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俗名
男性 磊、超、洋、伟、鹏、硕、帅、畅、宇
女性 娜、佳、静、颖、莹、蕊、畅、萌、雪、爽
21世纪
网络带动怪名潮 符号化逐渐兴起
时代怪名:武汉一父母给孩子起名“萨达姆·邓·非典”
“刘小A”
●专家分析 进入21世纪,三个字名字重新流行,三个字名字降低了重名的几率,给孩子起一个独一无二、好听好记的名字成了绝大多数父母的愿望。
网络的兴起给年轻的爸爸妈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一些很怪、不合常规的名字开始大量涌现。比如说有人用符号起名,给孩子起名张@;用英文字母取名,比如叫刘小A。
2000年至今俗名
男性 硕、子豪、宇轩、浩然、帅、响、想、子涵、晨
女性 畅、想、佳怡、子涵、雨清、思佳、淼、子怡、研、馨月
现代人起名特点
起名字随心所欲 中性越来越得宠
因不重视族谱,现代人起名字讲究越来越少,尤其是城市里的人,起名字随心所欲,基本上无所顾忌。记者走访包括圣名居信息服务中心等几家起名公司得知,现代人起名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祈祷健康、长寿、好听好记是所有父母的愿望。起名公司收费一般是200元左右,但如果是提出要求要在名字里镶嵌诗词需要单加钱,不少父母觉得给孩子起名字可能一生就一次,多数还是乐意让孩子的名字不仅能带来好运,也能显示出文化。
其次,琼瑶式的名字不再吃香。受琼瑶风的影响,曾经有不少新生儿父母点名要给孩子、尤其是女孩子起这种女性化特征极为明显、很美的名字。但当代人更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坚强勇敢,所以诸如婉、兰之类柔弱的名字已经不吃香。
王大良表示,现代人起名字性别的概念逐步弱化,很多名字十分中性化,从字面上很难辨认出是男是女。
“不少父母都觉得‘吴仪’是个好名字”,“圣名居”的金城老师告诉记者,自2005年“超女”热开始,中性化的名字越来越得宠,甚至有粉丝妈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起出类似李宇春一样响亮的名字。
上一页:从四柱日干看人的长相与性格
下一页:金猪宝宝流行取啥名字?